【無師自通學英文?】
資源匱乏之下,環境的確逼人成長。
旅生不知道印度的教育制度如何,但接觸到的印度人都懂英文,也許曾為英殖民地?又或許是一種求生的技巧?這讓我想起當日走上珠峰的山路上,跑出來幾個說著「I love you」和在車窗的霧氣上寫上「I love you」的藏族小孩,看著孩子的稚嫩,母語都未說得流利卻懂這些討人歡心的英文?是生活所需,是他們賺零用的途徑?
有日在恆河河邊散步,遇到一個20歲的印度少男,想不到他的英文挺流利,一問之下原來他只有小學學歷,這令旅生想起小學時候的英文簡直爛透,到底他是如何自學英文?相信你也猜到,他的英文是從遊客身上自學的。恆河每日吸引著數以幾十計的外國人前來一睹聖河,更多是為了親眼看見眾多印度人在恆河沐浴的壯觀,所以沿河衍生很多靠賺遊客錢的生意,若要突圍而出,一口流利的英文便是關鍵。
「Believe me! I am not a bad guy. I am not selling you/not a tour guide. I just want to be friend with you and practise English.」
這是我在遊客區聽得第二多的開場白(第一是「hi Madam, where do you come from? I have many good things at low price」),特別是Agra Development Authority旗下的景點(泰姬陵、阿格拉堡、Fatephur⋯⋯)。而且想跟你聊天的不只是成年的印度男人,也有很多十歲左右的小孩。如果走在人多的地方,而對方又沒有很煩也沒有很色色的,旅生都願意跟他們聊天,想從他們的口中了解多一點這個神秘面紗底下的印度。
對於他們而言,這是練習英文的機會,也是引導你去買他們的東西/服務的起點;對旅生而言,這是一個當背包客才得到的交流,雖然看的是一樣的景點,但接觸的卻是不一樣的故事。
Blog:http://agnesiupw.blogspot.hk/
Instagram: https://instagram.com/travellress_heart/